在外人眼里,出沒于高端會議和重大場合的翻譯官,無疑是光鮮靚麗的。然而,魔鬼式的同聲傳譯訓練、變幻莫測的工作環境、高強度的工作帶來的壓力……每一位行業資深“翻譯官”的誕生背后,其實都凝聚著無數的汗水和艱辛。 “翻譯官”莊立川的新書《且以初心過人生:你好“翻譯官”》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,書中披露了她翻譯生涯中的許多親身經歷。她是英國倫敦威斯敏特大學同聲傳譯碩士,曾于2014年赴聯合國海事組織進行口譯實習,十年間為無數重要會議、高端宴會和重要人物擔任過翻譯工作。
有的會議是很專業化的,譬如學術會議翻譯,需要涉及大量專業詞匯,那你怎么處理這部分這么專業化的詞匯呢?有什么樣的準備嗎?
莊立川:同傳有一個最基本的職業技能就是快速學習法,有時候我們需要在一周內掌握一個領域的基本術語和行話,工作量非常大。就我個人而言,首先,我會去向這個行業的朋友了解情況(如果不認識,就請朋友介紹朋友的朋友),詢問業內人士行業情況,行話和所需了解這個行業的基本書籍。之后回家整理術語,這個工程量非常大。最后我還會按照與會者名單去網上搜發言者的所有資料,以熟悉發言者的口音。
澎湃新聞:看到一種說法,英語學習是這樣,到了某個階段之后,就會出現瓶頸,很難再提升,你怎么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呢?
莊立川:其實,任何一門學科或是技術,甚至于職業都可能會碰到瓶頸期,只要克服了這段時間,等待你的將會是更寬廣的道路。我每天都會保證一定量的英語輸入,比如每天只要有空就會看各種新聞,BBC、NBC、CNN等等等等,還有就是各種報刊雜志的社評。另外保證一個月讀完2本原版書籍的節奏。由于我現在自己開辦了英語教學機構,自己也參與到教學里,教學相長吧,英語已經成為了我每天都會用到的語言,保持狀態,就不會有退化可言。
澎湃新聞:有一種說法說,翻譯行業會因科技的發展而改變,卻不會因科技的發展而消失。你怎么看?
莊立川:如今已是世界全球化的時代,各文化的交流越來越廣泛,翻譯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。隨著人工智能助理技術的快速崛起(蘋果的siri, 臉書的M和亞馬遜的Echo), 機器翻譯也成了關注的焦點。2014年12月,微軟宣布其旗下的即時通訊軟件Skype開始支持翻譯功能。隨后,微軟又將此功能給了Windows 下的語音助手Cortana并支持七國語言的翻譯:英語、法語、德語、意大利語、西班牙語、日語和韓語。同時,谷歌公司實時翻譯軟件Google Translate的安卓版也進一步升級,更新中包括一個能夠識語言對話的系統,并可以將語言轉換成文本。
但是,無論人工智能的翻譯結果有多么地令人驚艷。我認為人工智能在根本意義上是無法取代翻譯的。因為根本問題在于,人工智能事實上既“不懂”英語,也“不懂”漢語。為什么呢?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,我們需要先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。
有一次,一位同行翻譯了一場某機器翻譯軟件的發布會,發布會上研發者慷慨激昂地描述產品功能與未來前景,更是指著同傳箱來了一句:“你馬上就要失業了。”同行非常淡定地同傳完了整場發布會后,信心滿滿地和我們分享說:“我看同傳被取代的日子,在我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了。”理由很簡單,如果拿這款已經算走在科技最前沿的翻譯軟件看,很多口譯員才能做到的情感細節,機器是完全無法勝任的。
對于翻譯的未來,特別是同聲傳譯的未來,我還是非常有信心的。機器翻譯會給翻譯行業帶來沖擊,會讓我們的工作模式產生改變,但要取代站在翻譯行業金字塔頂端的同聲傳譯,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發生的。可是,我們做翻譯的也不能盲目無視科技的發展,而是善于運用這些技術,想辦法讓其幫助我們更好地備會、更高效率地筆譯,以及更快地學習其他語言。人類發明出工具不是為了消滅自己,而是為了讓自己更好地做想做的事情。那些被科技淘汰的人,并非輸給了科技,而是輸給了那些更會運用科技的人。
公司簡介 公司資質 筆譯服務 口譯服務 視頻服務 桌面排版 本地化服務 合作企業 |
![]() 掃一掃關注
遼寧語橋公眾號 |
024-31407107
地址: 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塔灣街11號信悅匯F1座1711室
郵箱: 1stopchina@1stopasia.com
手機: 13624219395, 15604052559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