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駐德國代表處被爆在慶祝酒會的橫幅中,把“中華民國”翻譯成“民主政體”。這樣的“神翻譯”引發島內熱議,有臺媒24日評論認為,此事正好凸顯出“臺獨”分子的矛盾心態。
國民黨“立委”楊鎮浯稱,臺駐德代表處代表謝志偉主持“雙十節酒會”時,慶祝橫幅的中文寫明“慶祝中華民國106年慶祝酒會”,德文楊看不懂,不過請教專家后得知竟寫的是“慶祝一個民主政體的106年生日”。他批評稱,無論是陳水扁還是馬英九時期,當時在駐德代表處所舉辦的“雙十節活動”上都會以德文寫上“中華民國”,即便陳水扁當年也會特別標注“臺灣”,結果現在蔡英文當局卻只寫“民主政體”,“請問看不懂中文的德國人看到橫幅,會知道是誰的生日嗎?”
“行政院長”賴清德稱,會再了解狀況,之后再向“立委”報告。“外交部”發言人李憲章24日解釋稱,包括酒會會場及大門,都擺設大型“中華民國國旗”,迎賓處也擺放“國旗”,“這些都彰顯了主權,因此沒有矮化的問題”。至于“民主政體”橫幅的用意,李憲章稱,謝志偉是否有什么特別的考慮,“我們還要做進一步了解”。他還稱,臺在海外辦理“雙十節酒會”,會根據當地不同情況做彈性安排,以目前臺灣面臨的“外交”處境,真的非常不容易。
1955年出生的謝志偉雖然是第二代外省人,卻鼓吹“臺獨”,曾參與籌組“臺灣教授協會”“臺灣北社”等“獨派”團體,1992年參與創辦“外省人臺灣獨立促進會”。2010年2月,臺“監察院”通過彈劾謝志偉的提案,稱他在2008年“新聞局長”任內,兩次動用預備金用于臺“加入聯合國公投”宣傳。去年8月他出任臺駐德代表時,名片上中文面印著“中華民國(臺灣)駐德國代表處代表謝志偉大使”,但德文面上僅印著“臺灣代表”,結果引發不小的爭議。
謝志偉把“中華民國”的德文改成“一個民主政體”,讓臺灣又多了一個稱呼,“只是看到的德國人大概會很驚訝,既然只是一個民主政體,為何會有國慶?而不敢光明正大地把‘臺灣’寫出來,又要如何獨立建國呢?由此可見,臺獨人士的矛盾心態”。文章說,從去年民進黨上臺以來,便陸續出現許多光怪陸離的“去中國化”“去國旗化”措施,但未見“總統府”有任何譴責,“外交部”也極力粉飾,“這也難怪,大陸一直在懷疑蔡英文政府一方面強調維持現狀,一方面卻進行法理臺獨”。
公司簡介 公司資質 筆譯服務 口譯服務 視頻服務 桌面排版 本地化服務 合作企業 |
![]() 掃一掃關注
遼寧語橋公眾號 |
024-31407107
地址: 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塔灣街11號信悅匯F1座1711室
郵箱: 1stopchina@1stopasia.com
手機: 13624219395, 15604052559
|